浩瀚文学>灵异>重启高一 > 第143章 剧本很糙
    他是先把自己以前抄在笔记本上的故事梗概,重新排列组合,然后按照时间轴的顺序,把这些组合一一无缝衔接,最终组合成一条完整的主线。主线有了,就可以布局支线,或者在主线上面到用倒插叙之类的伏笔挖坑。

    然后再把主线和支线,按照章回的形式,整理出细纲,具体到每一个章回需要写哪些内容,都有列举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他光是写大纲,都要花费将近七八万字。

    只有按照这样明晰的大纲来写,才能减少疏漏,让整体的内容更加流畅。而且写的时候,只要用合适的文字风格把故事推进下去即可,不需要绞尽脑汁的临时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写,剧情该往哪发展。

    写作效率,直线上升。

    特别是张谭的记忆很好,回想起以前看过的很多小说内容、影视剧内容,都能有机的穿插在他创作的书中。

    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,创作出一个大杂烩出来。

    更不会写着写着,发现自己写岔到另一个桥段上面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天时间一晃而过,明天就是8月10号,他要飞去南亰参加这个月的第二场签书会。

    张谭有些纠结,因为他已经推翻了三次大纲的主线。

    《四大名捕逆水寒》无疑是系列中的巅峰之作,但是也有些瑕疵,里面最出彩的是戚少商和刘独峰,其他几个角色,都有些脸谱化,没写出特色。

    剧情一路压抑到爆炸,以戚少商的逃往路线为主,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风,牵连之广,堪称温瑞安笔下作品之最。

    只是出场人物多了,难免会多多少少让本该有特色的角色,变成打酱油的龙套,让作品失色不少。

    张谭不打算多写四大名捕的故事,因此想要在《四大名捕逆水寒》中一劳永逸,将众生相都写活了。

    将他看过的比较好的四大名捕故事,巧妙融合进这一场血腥大逃亡之中。

    这有难度。

    很有难度。

    大纲的主线迟迟难以敲定。

    原著《四大名捕逆水寒》,是以戚少商为主角,戚少商这个角色,是先前《四大名捕会京师》里面一个小波ss,被铁手用计打败,全身而退。结果他辛苦经营的连云寨被最亲密的兄弟给出卖了。全寨归附朝廷。

    深受重伤、众叛亲离的戚少商没能力挽狂澜,只能亡命天涯。被昔日的兄弟和朝廷捕快追杀。一路逃一路战,把四大名捕的铁手卷了进来。把红颜知己息红泪卷了进来,把一个接一个的人物被卷进来。

    把四大名捕的老大无情卷了进来,把朝廷的神捕刘独峰卷进来……围绕着戚少商的逃往,就像是一个漩涡,把所有的人都卷进来。从小波ss逆袭为主角的戚少商,爆发了强烈的主角光环,最终活了下来。

    并在铁手因为质疑究竟什么“捕”什么是“贼”而离开四大名捕、外出散心时,被诸葛神侯看上,暂代铁手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