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瀚文学>历史>鲜血染征袍 > 第十二章 两军对垒援军出现
    所以每个魏武卒方阵,又可称为“五阵”。

    其中最前边的一个方阵是为了诱敌而设。它的本体实际只是四个方阵。按前、后、左、右配置,中间却是空的。

    这种“五阵”可以在狭窄地形上,直接由行军队形展开为作战队形,减少了冗长的布阵时间。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协同能力,自然是非常的精锐。

    “秦军听令,弓弩准备——雁行阵!”

    即使老雷没有度过什么兵书,他也知道,发挥弩最强威力的阵型是雁行阵。而且需要尽量展开,尽量使弩阵的覆盖面积扩大。

    “三个魏武卒方阵,集中箭镞,射残一个。以一敌二,方有胜算。”

    雷震天的想法固然好,但是魏武卒,同样是携带强弓硬弩的精锐兵种,其弓弩射程、基本比秦锐士差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以两千人之众,与六千人对射。明显不是什么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“弓弩根本占不了便宜,近战,则有可能三面受敌……应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快速否决了这一想法,雷震天的鼻翼由于内心焦急张得大大的,他思索再三。只能将两千秦之锐士,挑选出一千名最精锐的锐士,分为一强一弱两个部分。

    两个千人大队,组成两个雁行阵。一前一后、分布于两个不同的方向。

    一个用来诱敌、消耗,老雷则亲自率领最为精锐的一千秦之锐士。集中主力,尽快消灭其中一个魏武卒方阵,再回过头来,与魏武卒对搏。

    这样的战术大概可行,但老雷一想到,魏武卒的详细介绍,还是让他的心底有些微微发虚,“操十二石之弩,负矢五十个,置戈其上,冠胄带剑,同时携带三天军粮,总重约五十余斤,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,才可以成为魏武卒。”

    由此可见,魏武卒绝不像齐之挤击,那么好对付。

    “重甲步兵战力惊人,但其侧翼和后面往往都是最脆弱的地方。重甲步兵的反应速度再快,但变阵的速度是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秦锐士的速度……”

    老雷心底咬中了这一点,举剑号令,“雁行阵,前进!——!”

    哗哗哗、、

    一千秦之锐士组成的雁行阵悍然向前推进,老雷则亲率一千精锐,伏身于田野,猫腰潜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当两军对峙,在天空下,密密麻麻的箭镞,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。

    锋利的箭镞携带者灰色的青光,没入人身,随着血花的四溅,和尸体的沉重倒地。